本报讯(记者田白雪)6月1日,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题第十七场、第十八场新闻发布会举行,介绍我市在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基本公共服务群众满意度、蓝天碧水净土森林覆盖指数等方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效和亮点。
我市“诚信企业交房即发证”案例入选全省城市信用建设十大典型案例
2020年,全省“双公示”(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上网公示)评估考核我市排名第六;提前完成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治理省定任务;我市“诚信企业交房即发证”案例入选全省城市信用建设十大典型案例;全省信用信息平台观摩我市获得二等奖。这是记者从第十七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近年来,我市围绕信用平台一体化打造了“一网三库一平台”,即信用中国(河南鹤壁)网站、企业法人数据库、自然人数据库、非企业法人数据库和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成覆盖全部信用主体、全部行业类别的区域信用信息大数据池,全方位共享信用信息。截至目前,我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共归集各类信用信息9000多万条,“双公示”信息8万多条。
2020年1月至今,我市共公示行政许可事项设立登记41746件、变更登记70255件、注销登记1911件,行政管理更加公开透明。全市市场系统应年报企业2.69万户,已年报企业2.37万户,年报公示率88.1%,完成了企业年报工作目标任务。
我市被列为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
第十七场新闻发布会通报,截至目前,我市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达8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4%、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2.2%,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成立,城市社区普遍建成“15分钟健身圈”。累计建成日间照料中心151家、农村幸福院386家,全面建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发放居民健康卡46万余张,加紧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动全市各级医疗机构信息互联互通,确保群众就医“少跑腿”。基本公共服务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教育方面,我市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唯一整市建制教育信息化示范创建区,淇滨区被确定为全省人工智能试点区。
养老方面,我市被列为全国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河南省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试点城市,创建了具有鹤壁特色的“1+7+N+M”四级智慧养老服务模式(1个市级养老数据中心和7个区县养老数据中心、N个街道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智能应用中心和M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智能应用网点)。
卫生方面,成功创建国家级安宁疗护试点城市;市人民医院和郑大一附院互联网医疗系统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合作建设5G智慧医疗应用项目;浚县、淇县成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国家试点县和省级县域医疗中心。
文化方面,“淇水亲子故事乐园”系列活动创建国家级示范项目(全省仅8个),市群艺馆淇水百花苑文化共建项目和山城区十百千群众文化提升工程等3个项目创建河南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全省24个),在全省地级市中我市创建数量最多。
2020年,全市完成造林和补植补造14.52万亩,为省定造林任务的148.9%
2020年,我市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八小时浓度与2019年相比分别下降6.6%、7.1%、15.4%、5.3%、5.0%、10.6%。地表水责任目标5个断面年均值全部达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这是记者从第十八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为持续抓好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我市根据不同时段,不同污染特征,紧盯目标,因时施策,科学治污,精准治污。春季时段开展遏制扬尘污染百日专项整治行动;夏季时段强化臭氧管控,严格查处违法涉气工业企业,鼓励涉VOC企业实施错峰生产,安排人员24小时监控涉气工业企业;秋冬季,聚焦优良天气争夺战、工业企业污染防卫战、“散乱污”清零歼灭战、燃煤散烧攻坚战、扬尘管控持久战、禁烧禁放阻击战。
此外,在园林绿化和国土绿化方面,我市建成区绿地面积2700公顷,绿地率达3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公园绿地面积1000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9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8%。2020年,全市持续增青山、增碧水,完成造林和补植补造14.52万亩,为省定造林任务9.75万亩的148.9%。其中营造用材林和防护林10.97万亩、经济林2.06万亩,花卉苗木0.5万亩,进一步夯实了高质量富美鹤城建设的生态基础。
版权所有:信用中国(信阳.平桥区)
主办:平桥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